徐光蓉(臺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召集人、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)
除了一九九八年,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十年都發生在二十一世紀。今年七月是北半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七月,失控的野火在全球各地竄燒: 美國、俄羅斯、以色列、西班牙、希臘與保加利亞;同時英國、瑞典、印度、中國、孟加拉、俄羅斯與日本等地卻屢受洪水襲擊。今年,美國面臨六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,六成以上耕地受影響,玉米黃豆預估產量不斷下修,三個多月來玉米價格已經上漲六成;同為世界穀倉的俄羅斯亦飽受乾旱之苦,這是四年來第三次國際糧價大幅上漲。
氣候異常是近幾年糧價動盪的主因之一,2006年經濟學者史登爵士的報告特別指出: 如果立刻開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,減量成本僅需全球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;如果不行動,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將造成相當全球生產毛額5至20%損失;然而許多政府仍只顧慮眼前的經濟發展遲遲不願採取行動,工業國有限的減量遠遠不敵開發中國家的迅速增加,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屢創新高。
2010年底,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各國代表曾同意「增溫不超過攝氏兩度」的目標;要落實這目標表示在2017年前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達最高,且不得超過326億噸,之後還必須逐年下降。然而資料顯示,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已達316億噸,只比最高峰値少十億噸,而全球排放根本看不到減緩的跡象,國際能源組織認定控制增溫在攝氏兩度內的機會已然消失。前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主席華生爵士估計,“有五成機率增溫會在攝氏三度,但不排除可能增溫達攝氏五度”。
科學家早預告增溫將使得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,雖然沒人干擾的自然偶而也會出現極端天氣,「百年一次」的乾旱或「五十年一次」的洪水,但其他日子都屬「正常」。當全球平均溫度上升,原本兩百年一次的災難,變成二十年一次,「正常」天氣依舊佔多數,只是發生次數逐漸減少,極端天氣發生頻率上升。最近六十年全球氣溫資料顯示,全球平均溫度在二十世紀增加攝氏0.8度,美國太空總署的韓森博士發現,原本發生機率僅千分之一、二的極端炎熱天氣,過去三十年已經提高到百分之十;2003年歐洲熱浪,2010年俄羅斯炎熱的夏天,去年美國南方乾旱及今年持續大面積乾旱等,除了歸咎於氣候變遷外找不出其他合理解釋。2003年歐洲熱浪導致五萬多人喪生,去年德州乾旱造成五十億美金的損失。不僅增溫持續,氣候變遷還有加速的跡象,不久的將來,過去認定的「異常」天氣,將成為常態。
據估計,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九十億,平均每人可耕地面積僅為1960年的一半,單位面積產量難以顯著提升,氣候變遷讓土地、淡水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,未來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幅度可能加大且更為頻繁,樂施會預估二十年內糧食價格將比目前高一至兩倍。國際的糧食交易九成掌握在三家巨大的跨國農業公司手中,過去透過低價,強力促銷貨貿易配額等方式進入開發中國家,培養開發中國家對進口糧食強烈的依賴;最近則轉向發展生質能,透過強力的生質燃料遊說,美國於2005年制定了再生燃料標準,設定酒精在運輸用油每年的最低比率;2011年美國玉米有四成用於生產生質酒精。人與動物的糧食轉換成車用燃料並要納稅人補貼,也是造成國際糧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但是多數政府對這些「利益團體」毫不設防,容許利益團體進入決策,掠奪公共資源,並且可以不受任何監督。
臺灣長期篤信「自由市場經濟」以「國際分工」,同樣在國際大農商以政治、經濟優勢強力促銷下,不僅民眾飲食習慣改變,臺灣的糧食自給率也逐年下降,從1984年近六成降到2010年不到四成的超低水準, 讓臺灣赤裸裸地暴露在國際糧價波動的風險下。長期經濟掛帥的產業政策更是雪上加霜,理論上有較高優先權的農業用水,早已變成高耗水產業的專屬用水,2010年農委會《糧食供需統計》提及近年「因供水不足導致稻作休耕面積增加減產近一成」,透漏出些許無奈。
掌握糧食供應安全才能強化臺灣農業生產體系的韌性,政府應該努力擺脫「利益團體」對政治的控制,投資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,鼓勵發展小農耕作,提高糧食自給率,協助有意者取得土地、水、技術與所需的財務資源,嚴格規範大面積土地的取得等。同時應該提升氣候變遷因應,設法降低天災風險,建立社會保險體系,透過政策制定; 賦予賴以生存的環境合理價值,建立以糧食安全為核心的經濟體系,否則在我們將地球破壞至無法恢復前,可能早就沒糧食維生了。(刊於新新聞,No. 1330期,2012年9月)